找到相关内容39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第三只眼看净土

    最终目的。因此,对于现实人间的苦痛表示出极大的离心,从而使“净佛国土,成就众生”的菩萨道,隐没不彰。然而,净土的真义决不仅限于往生,净土也只有在净化身心的基础上才变得更有意义、更有价值。所以,提倡净土...有妄语?此而不信,真不可救!故须先生深信,勿起疑惑。”[22]有了信,还必须发愿,也就是愿生彼国。因此,往生净土,仰仗阿弥陀佛的慈光摄受,还要众生自已发愿。假使自己没有出离心,不愿接受阿弥陀佛的本愿...

    菩提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049950.html
  • 释清净 编辑:本尊阿弥陀佛(2)

    一者从事相上启愿,置身娑婆业海,为五欲缠缚,备受众苦,觉悟人生苦空无常无我,发愿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,愿得净土法性生身,是为离心。闻说西方净土种种依正庄严,阿弥陀佛大愿功德,生大...

    清净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450155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内在精神和发展趋向

    离心,求证解脱。惟有大乘菩萨是既出世而又入世,所谓“以出世精神,作入世事业”。菩萨为大悲大愿所激发,抱着跳火坑、入地狱、救济众生的坚强志愿。与人天的恋世不同,与小乘的出世也...

    张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0650435.html
  • 从《杂阿含》第1013经经群看‘善终辅导’

    一种强制改变行为的方法,没有经过如实的观察来认知,这是对‘厌离’一词的误解。  早期佛教中的确有行者以离心来舍弃对境界的执恋──对迎面而来的事物产生强烈舍离的心态──,这是快速对治粗劣烦恼的方便。[...

    释天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3751828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菩萨行证》(2)

    维达婆国婆罗门家,从小天资聪颖,于吠陀及世间学艺,无不精通。年轻时,与三名好友寻师习得隐身术,于是潜入王宫,戏犯宫人,耽于情欲以为乐。事件不久爆发,好友死于乱刀之下,龙树幸免于难,乃悟“欲为苦本”,于是离心生,便诣佛塔出家受戒。   觉醒后的龙树,九十日诵毕塔中所有经藏,虽达其意,但心中疑团未解,于是至雪山参学,遇一年老比丘授以摩诃衍经典。后于南印度龙族之宫殿,授以大量的方等经典。九十日中通达明利,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251961.html
  • 从无我 空到达解脱(1)

    受、想、行、识等五蕴,是无常、苦、空、非我的。」因此,对五蕴要生起离心,不可贪爱执着;能够对五蕴不生贪爱,心就获得了解脱,可以证得果位。相反的,如果不知道五蕴是无常、苦空非我,心里就会对之贪爱执着,...了五蕴是不美好的,于是,对五蕴生起了离心,自然就不会再认五蕴是我、执着五蕴是我了;「我执」拔除,贪、瞋、痴等欲想烦恼灭,当下无我,获得了解脱。佛陀在世时,很多佛弟子都是由此观察而证得解脱的。   ...

    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1652144.html
  • 十法界之-人法界(3)

    为亲友。爱欲住处。是故应离有为。起离心。舍于乱心。于无常境界。勿生喜乐。莫与愚痴而共游戏。如是修行者。教诸众生。如实随顺。观于外身四十住处。无一众生不依业生。无一众生非业流转。无一众生不为业缚。如所...灭非业因缘。非爱别离。非怨憎会。是故于生死中得生厌离。应离缚著者。以求解脱。于生死。于生死中勿生贪乐。莫与爱心而共游戏。勿以爱网而自缠缚。莫乐生死。一切生死。炽然大苦。忧悲苦恼。爱别离苦。怨憎会苦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2753052.html
  • 十三祖生平与净土思想

    ,难以生起对娑婆的离心,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欣慕心。所以,善导大 师的著作中,多有苦口婆心的劝示。兹录二则,以作吾人的警觉,亦体会大师 的悲心。   "归去来,魔乡不可停,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,到处无余...离心。汝曹此时见我光明,真我弟子。"语讫, 放光数道,奄然而化。尔时,天气陡变,狂风四起,百鸟悲鸣,乌龙山也一时 变白。大师的灵塔建于州东台子严,后天台韶国师又重建塔,后人称为后善导。   2.思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4353240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本生谈与西方淨土思想的抉择

    比声闻圣者勉强把离心的串习力加以扭转,会显得更有力量而更自然。笔者常常形容:声闻「迴入」,就如同百米冲刺,快要到达终点,忽然间请参赛者来个急转弯,当然有所困难;相形之下,菩萨「直入」,就宛若马拉松的...等于太平盛世,『英雄无用武之地』,无从表显他的才能、与救国救人的大功绩。秽土是难行的,然因为难行,所以是伟大的。……龙树『智度论』(十)说得最为明切:『娑婆世界中,乐因缘少,有三恶道老病死,……心生大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2755791.html
  • “解脱道”与“菩萨道”

    菩萨修学二乘法,但仍是与三心相应的,与二乘人以离心修学的心态不同!  另外,佛的种种功德也是菩萨所应修学的,虽然还未圆满,但仍要随分学习。  而其中,“六波罗蜜”是菩萨的本业,最为重要。由于篇幅有限,...真正目的,是要脱离生死轮回得解脱,乃至成佛。欲得解脱,必须发出离心,修学解脱道,才能证得涅槃果。欲成佛道,则必须发菩提心,修菩萨道,才能得如来的无上菩提果。印顺导师曾说:要用学问,不要被学问用。如果学佛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1656081.html